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章文俊为我院师生作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25-05-09        浏览量:12

5月8日下午,管理学院举办第五期“院士大讲坛”活动。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终身教授、杰出学者称号获得者章文俊应邀作题为“设计思维:问题解决、学习促进与指导性创新的系统化方法”(Design thinking: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blem solving, learning facilitation, and supervised innovation)的学术报告。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赵宁出席报告会并致辞,管理学院院长赵来军主持报告会,副院长刘魏巍及管理学院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赵宁在致辞中强调,本次院士大讲坛以“设计思维”为核心议题,系统阐释基于方法论的问题破解路径与创新实践赋能机制。他希望师生深入领会设计思维精髓,将理论洞见转化为科研攻关的内生动力,形成推动产业升级的实践方案。

赵宁致辞


设计思维,从需求到创新的系统性框架

章文俊从工程设计实践切入,系统阐释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 DT)的本质特征。他指出,设计具有开放性、经验性与迭代性三大特性。设计思维本质是将非设计问题转化为可解构的设计问题,其关键在于需求域(Requirement Domain),通过将其分解为功能需求(Function Requirement, FR)、性能需求(Performance Requirement, PR)与约束需求(Constraint Requirement, CR),经由迭代分析、结构合成与评估验证,最终映射到设计参数域(Design Parameter Domain, DP Domain)。他以功能-行为-原理-状态-结构(FCBPSS)设计模型为例,详细介绍从需求到解决方案的闭环逻辑,强调“需求分析-概念设计-结构设计-详细设计”四阶段循环验证机制的重要性。

章文俊作报告

3D打印技术,设计思维的经典实践

在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 AM)/3D打印技术的案例中,章文俊系统阐释了设计思维的实践路径。针对传统制造中的行业痛点,设计思维通过需求分解与原理探索,提出逐层堆积材料的创新解决方案。他以立体光刻(STL)和熔融沉积建模(FDM)为例,详细解析从功能需求到技术实现的逻辑链,同时表示,3D打印技术的核心在于将设计需求转化为可操作的工艺参数,充分体现出设计思维在跨学科问题中的系统性应用。

报告现场

赵来军在总结时表示,本期“院士大讲坛”兼具学术高度与实践深度,深刻诠释创新驱动下的知识重构与技术再创造。未来,管理学院将持续邀请全球顶尖学者开展学术对话,为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注入动能。

赵来军作总结


供稿人:康镇

摄影:吴家炜

审核人:刘魏巍、孟陈莉

供稿部门:专业学位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