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在A楼501会议室召开人工智能专业硕士点培养方案论证会。出席本次论证会的校外专家有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洪伟教授、复旦大学黄增峰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何高奇教授、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秘书长钟俊浩教授级高工,以及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人工智能治理研究所执行所长陈敏刚研究员。校内与会人员有副院长刘魏巍、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马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主任樊重俊、人工智能专业负责人刘勇和上海系统科学研究院办公室主任智路平。会议由刘勇主持。
刘魏巍致欢迎辞
会议伊始,刘魏巍代表学院致欢迎辞,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简要回顾了管理学院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学院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领域积淀的深厚学科基础和近年来服务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他强调,面对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学院以系统思维、交叉融合为理念,不断深化专业内涵、拓展学科外延,人工智能硕士项目前期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刘勇随后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硕士点项目的发展历程、学科特色及师资队伍建设。学院自1979年设立系统工程研究所以来,始终将算法作为重点方向,近年来又布局“大数据与智能系统”“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等研究方向,建设了智慧应急管理等特色实验室,在产学研融合和国际交流合作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在专家论证环节,各位专家围绕人工智能硕士点的设立必要性、学院学科平台与科研条件、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与创新性、实践平台和校企协同机制、课程体系与师资结构等多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指导建议。专家们一致认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具备深厚的学科基础、雄厚的师资队伍和突出的科研产出,产学研结合与国际化程度高,人工智能硕士项目的设立切合国家和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培养目标明确、方案设计合理,对推动相关领域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专家组一致同意管理学院申报设立人工智能专业硕士学位点,并期待学院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助力上海人工智能发展。
合影留念
本次论证会的召开,标志着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入新阶段,为学校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撰稿:梁云波
摄影:梁云波
审核人:刘勇
供稿部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