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举办沪江经管论坛系列活动(第42期)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政策解读与申报

发布时间:2022-12-19        浏览量:212

  为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政策的顶层设计和评审流程,保持教师申报基金的积极性,1216日,管理学院在四楼第二会议室报告厅举办沪江经管论坛系列活动(第42期)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政策解读与申报。学院特别邀请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刘春教授作报告,解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政策与申报经验。会议由院长赵来军主持,副院长张峥、何建佳、赵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主任樊重俊、副主任刘勇,工业工程系主任刘勤明,交通工程系主任刘魏巍,财政税务系主任田发,系统科学系副主任奚宁,公共管理系副主任祁翔等70余名教师参与了会议。

刘春教授结合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申报指南编写及自身经历等,首先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新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体系、上海市科研项目及目前科技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政策进行了详尽的解读,介绍申请书的评审过程,打分规则以及会评不通过的主要原因。他指出,申请书的撰写需要凝练好科学问题、明确研究思路、认真查阅参考文献、明确每个部分的要求和目的,回答为什么要做,做什么,怎么做,有何条件做。在选题上,要关注当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面上项目题目不宜过大,题目措辞要恰当,要恰切地反映研究内容,针对性强,体现创新。立项依据,要有清晰的逻辑,准确的科学问题,阐明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与分析、提出要研究的科学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研究目标,要明确、简洁,科学指向,从大故事到小故事到有限目标。项目创新之处,创新点一般不超过3个,可以是学术思想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比如新现象的发现、新假设的提出、新观点的提出、全新技术与方法运用等。最后,他与教师分享多年来的教学科研工作体会,要承受科学的理想、责任和未来,同时,也享受科学的美好、神奇和趣味。会后,多名教师积极参与提问,他一一进行解答。

此次讲座是继国家自科社科申报学术沙龙、院长科研午餐会之后学院举办的第三波国家基金申报辅导活动。后续,学院将继续开展全方位、有针对性的辅导活动,助力教师尽快确定选题,形成申请书初稿,反复锤炼,为2023年的申报工作做好准备。


刘春在作报告

赵来军在主持


刘春简介:

刘春,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自然资源部现代工程测量重点实验副主任、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自然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计划课题、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各类省部级重点项目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中国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曾任同济大学科研管理部副部长、外事办公室副主任。

刘春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