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8 日,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青年教师成长发展促进会2025年第六次活动在经管大楼A楼五楼第一会议室举行。本次活动以 “AI 赋能高校课程教学” 为核心主题,旨在帮助学院青年教师探索 AI 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的路径,提升教学创新能力。活动特邀管理学院人工智能系系主任、电子商务发展研究院院长樊重俊教授作经验分享,青促会指导教师李正明教授参与并开展专题辅导及活动总结,学院全体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活动由廖昕主持。
樊重俊围绕 “AI 赋能高校课程教学” 主题,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科研及实践经历展开深入讲解。分享开篇,他首先强调 “热爱教师工作、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素养”,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教育的本质始终是 “以学生为中心”,AI 技术仅是辅助工具,唯有怀揣对教育事业的热忱,才能真正实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樊重俊作报告
随后,樊重俊重点聚焦 “AI 技术辅助教学全流程”,从课程大纲设计、课件制作到试卷生成,通过具体案例直观呈现 AI 的应用价值。他以《大数据分析技术与应用》课程为例,展示了使用 “豆包” 生成的教学设计方案、课程 PPT 框架、标准化试卷及学生评价分析模板,介绍了如何使用AI 帮助教师高效完成教学准备工作,同时提升内容的专业性与针对性。此外,樊教授还以《国际商务》《智能制造》等课程为例,拓展介绍了 AIGC 领域的前沿技术(如文生图、文生视频、数字人视频、语音克隆等)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技术分享之外,樊重俊特别强调 “AI 技术与思政元素、产学研实践的融合”,通过五个典型案例展现课程育人的深度:对比中国 “天基云” 星座与马斯克 “星链” 的技术路线差异,引导学生思考我国航天科技的自主创新意义;分析大疆创新无人机系列产品的全球市场份额,展现中国科技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介绍中国自主构建的完整军事无人机谱系,强化学生的国家科技自信;以京东物流的智能仓储系统为例,讲解 AI 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实践;分享 “星逻御风”智能系统在风电场风机巡检中的落地案例,链接学科教学与产业前沿。
分享过程中,樊重俊特别强调了大模型存在‘幻觉’问题,可能生成虚假信息或逻辑偏差内容,教师在使用时必须逐一校对结果的真实性与合理性,不能完全依赖技术,要始终保持教育者的专业判断。
分享结束后,李正明结合活动内容开展专题辅导,赞扬了本次讲座颇具实用性,为青年教师优化教学工作提供了可直接借鉴的方法。建议青年教师在AI时代,主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借助AI技术辅助教学,同时更需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创新能力。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在场青年教师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系统学习了 AI 赋能教学的具体方法,更明晰了 “技术为教育服务” 的核心原则,未来将结合自身课程积极探索实践,让 AI 真正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成长的有效工具。

李正明开展专题辅导

会议现场
供稿人:廖昕,吉黎,刘勤明
摄影:褚睿予
审核人:房志明
供稿部门:本科教务办,青年教师成长发展促进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