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学子在第七届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中荣获国家级三等奖

发布时间:2025-11-17        浏览量:15

11月15日,2025年第七届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 “AI + 集成电路” 主题赛落幕。经过线上初评、复赛多轮严苛选拔与激烈角逐,管理学院参赛学子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创新的算法设计与出色的实战表现,最终脱颖而出,荣获国家级三等奖。本次大赛由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全国组委会主办、中国创造学会创新转化分会承办,以“AI + 集成电路”为核心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集成电路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实践探索。作为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目录内的重要赛事,同时也是我校A类赛事,该赛事自2019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六届,凭借高规格的评审标准、前沿的竞赛主题与广泛的国际影响力,累计吸引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所高校参与,参赛队伍达2.4万支,参赛选手总数超3.7万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交流竞技的重要平台。

获奖项目“锐眸智检”聚焦集成电路生产全流程中的无规则图像缺陷检测痛点,以创新AI技术为核心,打造轻量化、高适配的智能检测解决方案。项目针对集成电路行业缺陷种类复杂、样本数据稀缺、检测负载要求高的核心痛点,创新融合知识蒸馏与通道注意力机制,构建了轻量化无规则图像缺陷检测模型。通过S-T知识蒸馏架构,在节省训练数据量的前提下实现精准检测,有效解决集成电路产业核心数据闭源导致的样本不足问题;采用PDN浅层全卷积结构,在提升检测精度的同时降低算力负载,适配集成电路生产线边缘设备部署需求;嵌入ECA的MobileNetV2分类模型,强化局部跨通道交互与自适应特征提取,可精准识别集成电路芯片划痕、污染、破损等多种无规则缺陷,满足半导体制造、3C电子等集成电路关联领域的特异性检测需求。依托管理学院“学做赛”一体化培养体系,项目团队深耕AI与集成电路交叉应用领域,已发表高水平论文4篇(其中包括1篇SCI一区TOP期刊)。项目以《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为指引,深度契合“AI+集成电路”的赛事导向,通过技术创新破解行业检测难题,为集成电路产业数字化升级提供高效、低成本的智能解决方案,彰显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端制造业的实践价值与应用潜力。

此次获奖离不开管理学院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与系统布局。学院始终将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双核心培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学校工程实践科创教育基地形成协同育人合力,构建 “学做赛” 一体化培养体系。在平台搭建上,通过开设 “人工智能+系统管理” 创新班、设立人工智能研究生微专业等载体,打造学科竞赛孵化阵地,并联合酷爱科技等企业建成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为赛事备赛提供技术支撑;在师资保障上,组建涵盖校内教授、企业资深专家的 “校企双师” 团队,其中人工智能微专业已汇聚华为、商汤科技等头部企业专家授课;在课程体系上,开设《智能计算》《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综合应用》等前沿课程,结合企业实地参访等实践环节,强化技术落地能力培养。参赛团队在备赛过程中,依托这些资源深入钻研人工智能算法与集成电路领域的交叉应用难点,展现出极强的团队协作能力、问题拆解能力与创新方案落地能力,其作品的技术创新性与实际应用价值得到了评审专家的高度认可。

这份荣誉既是对参赛学子专业素养与实战能力的充分肯定,也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成效的生动体现。未来,管理学院将继续深化高素质创新人才培育体系建设,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持续完善实践教学平台与竞赛支持机制,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与社会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兼具家国情怀、专业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杰出人才。

 

附:管理学院获奖队伍

奖项

成员

指导教师

国家级三等奖

马萱航(队长)、武嘉伟、李聪

刘勇、樊重俊

 

供稿:梁云波

审核:樊重俊

供稿部门:人工智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