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8日上午,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院院长徐晓林就“应急管理专业建设”进行座谈交流。管理学院院长赵来军、副院长赵靖、副院长房志明,MPA中心主任车丽萍、公共管理系主任朱水成等公共管理系15名教师参与座谈,会议由房志明主持。

会议现场
徐晓林通过解析马斯克“从零到一”的创新理念、苹果手机的重构式创造到西蒙的经济学理论,深入阐述了“重构”在学科发展中的核心价值。徐晓林指出,数字化是智能化的基石,应急管理学科的数字化转型,关键在于实现“学科基因的数字化编辑”,培养学生掌握将政府、企业等复杂业务体系进行数字化表达与处理的核心技能,从而为最终的智慧化决策与响应奠定坚实基础。

徐晓林介绍
房志明重点介绍了目前学校综合改革的总体方向。他表示,在上海市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背景下,学校正在大力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并积极探索引入政府部门与行业专家参与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应急管理专业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政策机遇与改革动能。

房志明主持
朱水成介绍了“应急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制定情况,包括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架构以及实践教学环节,强调方案设计在遵循专业规范的同时,也融入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朱水成介绍
车丽萍简要介绍了公共管理硕士(MPA)应急管理方向特色班的情况。她表示,已在MPA项目中设立应急管理方向,学生包括来自公安、应急等实务部门的公务员,初步构建了本硕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未来将致力于打造更加完善的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生态。

车丽萍介绍
在交流环节,与会教师就数字化转型中的师资能力构建、数据协同壁垒、理论与实践结合等具体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困惑。
徐晓林表示,实现转型不仅需要理念更新,更需要构建“可在线建模、仿真与验证”的第三代互联网科研教学新环境,推动研究成果能够直接转化为应急实务部门可用的数字化产品。
赵来军对徐晓林的悉心指导表示感谢,并指出本次座谈为学院应急管理专业的建设指明了清晰方向。他要求公共管理系与会教师认真消化会议成果,紧抓学校综合改革机遇,加强与应急管理实务部门及人工智能等优势学科的合作,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力争在未来的学科发展与教学成果上取得突破。

赵来军讲话
会后,徐晓林在赵来军陪同下参观了管理学院的智慧应急管理实验室。实验室副主任、系统科学系副教授黄中意介绍了实验室在城市自然灾害预警、突发事件情景构建与数字推演等方面的核心平台与研究成果。
徐晓林表示,实验室为应急管理学科的数字化、工程化教学与科研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环境,是培养具备实战能力的新型应急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

参观实验室
本次座谈会通过深入研讨、实地参观,明确了数字化赋能应急管理学科发展的核心路径与实践着力点,为加速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应急管理专业”的建立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思想基础。
供稿人:游易知
审核人:朱水成
拍摄:游易知
供稿部门:公共管理系



